東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條件、補貼
對獲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獎勵。一個企業原則上只能申報一次市安排的“小巨人”獎勵專項資金。下面來看看東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條件、補貼。
1.申報市“專精特新”企業應同時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1)依法在東莞市行政區域內登記,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中小企業。
(2)企業主營業務和發展重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要求,具備健全的財務會計核算和管理制度。
(3)上年度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
(4)上年度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5%,或者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0%。
(5)企業近兩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
以上第三、四項指標要求,對于優先遴選領域的參評企業,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質量獎企業,“創客廣東”東莞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及其他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可適當降低標準不超過50%。
2.申報“專精特新”企業還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類評價指標:
(1)專業化評價指標。企業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主導產品為大企業、大項目的關鍵零部件、元器件或重要配套產品。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75%以上;或擁有行業領軍人才、省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企業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員工數占企業員工總數的40%以上。
(2)精細化評價指標。企業經營管理精細高效,在經營管理中建立了精細高效的制度、流程和體系,實現了生產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精細化,形成核心競爭力,其產品或者服務品質精良。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等國際國內通行的管理體系認證;采用先進管理方式,例如5S管理、卓越績效、ERP、CRM、SCM等;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未有國際或國內標準除外),或產品通過國際國內通行的質量、安全或品質等認證;或已建立規范化的顧客滿意度測評機制或產品追溯體系。
(3)特色化評價指標。企業針對特定市場或者特定消費群體,利用特色資源、傳統技藝、地域文化或采用獨特的工藝、技術、配方或特殊原料進行研制生產或者提供獨具特色的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特點;企業擁有自主商標,有較強影響力和知名度,并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或榮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
(4)新穎化評價指標。企業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并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獲得1項與主導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5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或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或主持(參與)制(修)訂相關業務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或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市級(含)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技術研究院、企業工程中心等。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幫扶。聚焦專精特新領域,國家、省、市層面已出臺或即將出臺系列政策幫扶中小微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加強科研投入、深耕細分市場、塑造核心競爭力,走上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之路,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二、東莞市專精特新獎勵補助
東莞去年出臺《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保企業、促復蘇、穩增長政策資金管理辦法》(東工信〔2020〕231號)中的2020年東莞市專精特新企業技術改造項目,預估將有40多家企業受惠(在驗收審核階段)。
1.去年11月,東莞市工信局也印發《東莞市“3+1”產業集群試點培育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其中設有傳統產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獎勵項目,對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和家具行業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有新認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稱號的給予50萬元獎勵;有專精特新企業技改項目的按不高于項目設備投入總額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500萬元。
2.今年出臺的《東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將全方位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對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認定的企業,一次性給予50萬元的現金獎勵。
3.東莞市工信局方面透露,《東莞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工作實施方案》將重點推動“專精特新”圍繞核心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對“專精特新”實施與生產環節相關的技術改造項目給予資助。結合“專精特新”企業小而精的特點,并與普通技術改造項目進行差異化,主要體現在:一是門檻降低;二是資助比例提高;三是最高資助額降低;四是申報流程簡化,力求以最簡化、最快捷的方式資助企業。
(1)包括50萬元一次性現金獎勵在內,《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遴選辦法》還將通過企業技改、股份改造、融資服務、市場開拓、法律服務、“倍增計劃”支持、子女教育保障七個方面給予支持。
(2)對于企業技改扶持,被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的,在有效期內實施與生產環節相關的項目,其設備及技術投資在100萬元(含)以上的,按不高于項目投入總額的20%給予資助,單個項目最高資助100萬元。
4.東莞有制造企業17萬家,逾萬家規上工業企業,這為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小巨人”企業奠定了基礎,為東莞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
5.今年東莞市政府“一號文”《關于加快打造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提出將“打造新動能”納入政府硬性考核,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動能也成為推動東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而專精特新企業是東莞打造新動能的重點培育對象之一,也是東莞對外招商引資亮出的“新牌”。專精特新企業具備高新科技產業的特性,加強對其培育,有利于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價值鏈高端化,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力量。
東莞市工信局方面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優化東莞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機制,著力打造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質量效益優、市場占有率高、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專精特新”企業,帶動全市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水平提升,實現“專精特新”企業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從最初盲目鋪展的“粗放式發展”,到鉆之彌堅的“專精特新”之路中小微企業在競逐的賽道上越戰越勇。
(二)東莞市專精特新企業申報條件
1.申報市“專精特新”企業應同時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1)依法在東莞市行政區域內登記,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的中小企業。
(2)企業主營業務和發展重點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及相關要求,具備健全的財務會計核算和管理制度。
(3)上年度營業收入1000萬元以上。
(4)上年度營業收入增長率不低于15%,或者近兩年主營業務收入或凈利潤的平均增長率不低于10%。
(5)企業近兩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3%以上。
以上第三、四項指標要求,對于優先遴選領域的參評企業,獲得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質量獎企業,“創客廣東”東莞市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獲獎企業及其他創新能力強、發展前景好的企業,可適當降低標準不超過50%。
2.申報“專精特新”企業還應滿足以下至少一類評價指標:
(1)專業化評價指標。企業專注并深耕于產業鏈中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主導產品為大企業、大項目的關鍵零部件、元器件或重要配套產品。從事特定細分市場時間達到2年及以上,主營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75%以上;或擁有行業領軍人才、省市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企業本科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員工數占企業員工總數的40%以上。
(2)精細化評價指標。企業經營管理精細高效,在經營管理中建立了精細高效的制度、流程和體系,實現了生產精細化、管理精細化、服務精細化,形成核心競爭力,其產品或者服務品質精良。取得相關質量管理體系、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等國際國內通行的管理體系認證;采用先進管理方式,例如5S管理、卓越績效、ERP、CRM、SCM等;產品生產執行標準達到國際或國內先進水平(未有國際或國內標準除外),或產品通過國際國內通行的質量、安全或品質等認證;或已建立規范化的顧客滿意度測評機制或產品追溯體系。
(3)特色化評價指標。企業針對特定市場或者特定消費群體,利用特色資源、傳統技藝、地域文化或采用獨特的工藝、技術、配方或特殊原料進行研制生產或者提供獨具特色的產品或服務,具有獨特性、獨有性、獨家生產特點;企業擁有自主商標,有較強影響力和知名度,并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或榮獲省級以上名牌產品等榮譽稱號。
(4)新穎化評價指標。企業具有持續創新能力,并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獲得1項與主導產品相關的發明專利;或5項以上與主導產品相關的實用新型專利或軟件著作權或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或主持(參與)制(修)訂相關業務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或設立博士后工作站,市級(含)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技術研究院、企業工程中心等。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幫扶。聚焦專精特新領域,國家、省、市層面已出臺或即將出臺系列政策幫扶中小微企業,引導中小企業加強科研投入、深耕細分市場、塑造核心競爭力,走上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的發展之路,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