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條件
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8)》(國家統計局令第23號)、《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精神,圍繞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設置新一代信息技術(包括新一代電子信息、軟件與信息服務)、智能家電、新材料(包括先進材料、前沿新材料)、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智能制造、機器人、生物醫藥與健康、新能源等8個參賽領域。
(二)參賽條件
1.企業組
(1)在中國境內注冊,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的中小微企業;
(2)參賽項目已進入市場,具有良好發展潛力;
(3)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且無產權糾紛;
(4)無不良記錄。
2.創客組
(1)遵紀守法的個人或高校、科研院所團隊均可參賽,同一人員不得作為多個團隊核心成員參賽。其中獲獎證書中體現團隊核心成員數量原則上不超過7人;
(2)參賽項目的創意、產品、技術及相關知識產權歸屬團隊核心成員,與其他單位或個人無知識產權糾紛;
(3)企業團隊或企業創新項目不得參加創客組比賽。
3.其他要求
同一企業的同一項目或相似項目不可重復報名參加“創客中國”區域賽、專題賽、境外區域賽及“創客廣東”地市賽、專題賽,近三年全國699強項目不得參賽,對剽竊他人創新成果,以及用其他不正當手段騙取獎項的參賽者,一經發現取消參賽資格
補助
一等獎
企業組:2名; 40萬元
創客組:1名;20萬元
二等獎
企業組:3名;20萬元
創客組:2名;10萬元
三等獎
企業組:5名;10萬元
創客組:3名;5萬元
50強:共34名(前50名中除一、二、三等獎獲獎者),每個項目獎勵0.5萬元。
2.對地市賽、專題賽主辦單位,大賽組委會以賽事數量與賽事質量并重原則,結合參賽項目數、參賽專精特新企業數、龍頭企業數、獲獎項目數、賽事宣傳等多項指標對賽事組織情況進行評價,對表現突出的地市賽、專題賽以及承辦大賽的組織單位進行表揚,頒授最佳組織獎6名、優秀組織獎16名。
3.對決賽評委、仲裁專家,以組委會秘書處名義頒授“評委聘書”“仲裁專家證書”。
(二)政策扶持
1.對全省50強項目落地廣東,并在獲獎之日起1年內成功獲得股權融資支持(以在銀行入賬時間和金額為準),按照不超過其融資額度的10%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且只能申請一次(深圳市可參照執行)。
2.對全省100強項目提供落地對接與培訓服務。
3.凡入圍復賽的參賽者在符合政策條件的基礎上,將優先推薦參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級財政資金申請和相關資質認定。
(三)跟蹤服務
1.融資服務。特別支持單位提供優惠信貸服務,對初賽獲獎項目、決賽獲獎項目、100強項目和落地廣東獲得股權融資的項目分別設計優惠信貸方案,貸款額度最高3000萬元,貸款期限最長10年,均享受普惠貸款優惠利率(按目前LPR計算,不高于4%);省賽100強項目將優先推薦至本次大賽合作的海內外知名投資基金、創投機構,爭取投資支持。
2.培訓服務。在大賽事前事中事后將組織線上或線下培訓。全省100強和地市賽、專題賽獲獎的參賽者可報名參加“創客廣東”領頭雁培訓項目,擇優錄取后將對參賽者進行全方位培育與輔導。
3.知識產權服務。由專業機構對入圍復賽的項目提供知識產權申請、檢索、評估、維權、融資、交易等知識產權咨詢服務,對入圍決賽項目提供專利導航、預警、侵權等知識產權保護和分析服務。
4.產業對接服務。調研省賽100強項目需求,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與“鏈主”企業、各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的對接會和有關交流考察活動,積極撮合基于產業鏈領域的創新創業合作,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申報材料
符合條件的企業和創客(以下統稱參賽者)均可通過大賽官網(http://i.gdsme.org)注冊登記,報名參加地市賽或專題賽。參賽者應提交完整報名材料,并對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負責,未注冊登記的參賽者不得參加大賽